
5月17日下午,北京大学智能学院党委副书记、研究员、博士生导师宋国杰教授应邀来到我校,为老师们开启了一场启迪智慧的人工智能探索之旅。这场以《AI大模型技术与运用》为主题的学术盛宴,以深邃的学术视野与鲜活的实践案例,为教师们勾勒出人工智能技术的壮阔图景,更引发了大家对教育变革的深度思考。
校领导王伟、刘伟、闫宏、王新伟、海鹏、王红涛、魏刚、杜海军、赵冰等出席活动,并就推动我校基础教育和高等教育精密对接、协调发展,培育科技创新人才进行热情交流。
讲座中,宋教授系统梳理了AI大模型技术的发展历程,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其核心原理和训练方法。通过生动的案例展示,宋教授重点介绍了大模型在文本、图像、语音、视频等领域的创新应用,以及在教育行业的实践前景。
“AI技术已经上升到国家发展战略层面。”宋教授强调,大模型的发展不仅关乎科技创新,更是文化自信的重要体现。他以国产大模型DeepSeek为例,阐释了技术自主创新与人才培养的战略关联,揭示了顶尖高校持续扩招AI领域人才的深层逻辑——为国家战略储备复合型创新力量。
在大模型的应用环节,宋国杰教授以企业级大模型部署为样本,解析了从云端训练到边缘计算的完整技术链路,展现了AI大模型的强大应用价值。他展示的智能阅卷系统、虚拟实验助手等教育应用案例,生动诠释了AI技术如何重构教学场景:通过自然语言交互实现实时答疑,运用知识图谱构建个性化学习资源库,借助多模态分析评估学生综合素质。这些前沿实践为教师们打开了视野,激发了“AI+教育”深度融合的创新灵感。
“技术再先进,也替代不了教师的育人作用。未来的教育,应该是人机协同的新模式。”在互动环节,宋教授耐心解答了老师们关于AI技术在教育中应用的具体问题。他建议教师们要主动拥抱新技术,积极探索AI与教学的融合创新,为培养适应未来社会需求的人才做好准备;更提出“AI时代的教师,不仅是知识传授者,更应是思维引导者,要着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、逻辑思维与综合素质”。
“AI大模型不仅是技术革新,更是教育理念的升级。作为新时代的教育者,我们应当积极拥抱AI大模型带来的变革,将其转化为推动教育创新的契机。”
整场讲座学术氛围浓厚,互动热烈。与会教师纷纷表示,讲座内容既有理论高度,又贴近教学实际,为今后的教育教学改革提供了新思路。学校表示,将继续邀请专家学者来校交流,推动教师专业发展,为教育教学质量提升注入新动能。